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2024年年会在川召开

admin2024-05-29537


2024年5月25日,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2024年年会暨中国藏羌彝走廊民族服饰文化与时尚产业“三交”发展系列活动在四川省马尔康市顺利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民族学学会、马尔康市人民政府、浙江理工大学主办。活动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马尔康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活动得到了浙江省驻阿坝州马尔康市帮扶工作队、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浙江省数智风格与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来自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学学会、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29所高校、科研院所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同时召开了马尔康市民族文化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对口帮扶企业聘任仪式、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换届大会、“藏羌彝走廊各民族服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民族手工艺产业与时尚产业联动创新发展暨民族手工艺者与时尚品牌设计师“三交”研讨会等活动。

开幕式上,马尔康市政协主席昌旺,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进玉,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调研员蓝焰,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会长、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教授崔荣荣发表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夏帆主持。

昌旺表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搭建交流互鉴、共促发展的平台,让各位专家学者、时尚产业人士、相关从业人员共同探讨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索民族服饰文化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民族文化与时尚产业形成互通互融的闭环系统。

祁进玉表示,服饰是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依托。此次活动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实践要求,进一步促进民族服饰时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华民族服饰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深化中华民族服饰独特文化与精神内核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蓝焰表示,此次活动聚焦民族服饰文化与时尚产业“三交”发展,多方合作共同唱响东西部协作民族共富的“双城记”。此次活动是浙江根据中央东西部协作决策部署,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需要,也是切实推动“三项计划”有效开展,充分发挥“浙里石榴红”民族团结工作品牌重要作用,谱写新时代“山海协作”新篇章的需要。此次活动不仅能够为马尔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提供一个推广的机会,同时也能促进我国民族服装文化与时尚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民族团结进步和文化多样性作出积极的贡献。

崔荣荣表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为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示精神,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民族服饰文化与时尚产业融合为探索点,搭建专家、学者、企业家、品牌设计师、生产者等多方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民族服饰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民族服饰独特文化与精神内核研究。

中国民族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刘晓蓉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艾山江·阿布力孜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原副院长杨福泉研究馆员,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杨正文教授,贵州省黔南州档案馆馆长葛明义,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杨松海,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党委书记熊杰教授等专家学者线上发表贺辞。

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研究馆员孔敬主持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换届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新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人员名单。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研究分会旨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浙江企业来帮扶马尔康民族服饰产业发展,马尔康文体旅副局长杨梅代表马尔康市文体旅局聘任参加此次活动的浙江时尚品牌企业为马尔康市民族文化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对口帮扶企业。

会议期间,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周伟的指导下,民族服饰表演者身着盛装为参会嘉宾呈现了精彩的嘉绒民族服饰秀。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小冬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评议。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荣荣,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导邓启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宏复,阿坝州羌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志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系主任、教授何振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牛犁分别发表了题为“华夏服韵与衣文明构建”“视觉盛宴中的人生百味——趣谈中国佩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服饰文明”“茂县羌族服饰分布之我见”“民族服饰与传统文化IP的新文创转换问题”“民族融合视域下‘胸背’纹样的发展演绎”的主旨发言。

此次会议分设两个分会场与静态展览。分会场围绕“藏羌彝走廊各民族服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民族手工艺产业与时尚产业联动创新发展暨民族手工艺者与时尚品牌设计师‘三交’发展”主题展开,静态展展示了嘉绒藏族手工艺者与跨界联名品牌设计师的民族元素设计产品。

总结大会上,马尔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启蒙发表讲话,会议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服饰分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夏帆主持,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牛犁,东华大学教师、上海市援藏干部、中国民族服饰高校联盟秘书长陈坚,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志成代表分论坛做总结汇报。

曹市长表示,此次研讨会中,专家、学者从服饰纹样演变、衣文明建构、地域民族服饰溯源等视角进一步深挖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价值,品牌设计师、非遗手艺人以跨界合作、创新产品研发、民族品牌IP塑造等方式生动呈现了民族服饰鲜活的生命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积极谋划更多的民族服饰特色文化创意项目,营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生态,强化与学会、高校、企业等平台机构的联系,扩展产业招商和人才引进渠道,促进多方之间的合作和共赢,形成东西部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以新时代山海协作,助力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

分论坛综述



分会场一:

藏羌彝走廊各民族服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分会场一聚焦藏“羌彝走廊各民族服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展开研讨,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等的10位专家、学者发言。

上半场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系主任、教授何振纪主持,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牛犁评议。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王忆雯基于江阴长泾明墓苏作首饰要素分析,对首饰的智能可穿戴设计转化提出对应策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雪梳理了丹巴嘉绒藏族女性头饰的形制演变;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艺术学院设计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唐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近代以来云南彝族的服饰审美变迁特征,并对其发生改变的内外动因进行梳理;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周蔚基于汉藏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对西藏仲丝形态特征的多维影响进行了研究;西藏大学博士研究生更藏加基于青海藏族牧区的传统社会组织“扎果”调查结果,梳理了黑帐篷的谱系脉络。

下半场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宋炀主持,东华大学教师、上海市援藏干部、中国民族服饰高校联盟秘书长陈坚评议。西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万代草对墨竹工卡藏族朗暇(氆氇帽)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进行了论述;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次仁拉姆探讨了藏族服饰中的审美文化共同体;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黎颖莹基于“马面裙热”现象,探讨了民族情结、创新发展与文化认同之间的作用关系;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林儒凡探讨了数智时代基于人机协同的民族服饰设计思维和创新设计;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吴晶对大理白族儿童“牌坊帽”的图像学分析结果进行了论述。

分会场二:

民族手工艺产业与时尚产业联动创新发展暨民族手工艺者与时尚品牌设计师“三交”研讨会

分会场二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志成主持,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费建明评议。森马服饰创意总监黄华琳、马拉丁品牌营销总监杨雯霁、COCOON设计企划经理张碧钗、杭州悦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彦卫、藏人之家扎西基、嘉绒银饰制作工艺传承人桑吉乓进行了主题汇报。

主旨发言后,品牌设计师与嘉绒手工艺传承人就民族工艺与时尚产业“三交”主题展开交流,珍初嘉绒传承人仁珍初、嘉绒银饰藏式工艺传承人学勇、嘉绒民族服装设计师罗尔依乓发表建议,希望能够加强与品牌设计师合作,将嘉绒民族工艺继续发扬光大。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严昉介绍了本次民族服饰与时尚产业合作的基本情况,感谢企业、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们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浙江理工大学三门研究院冲锋衣创新品牌设计师王一诺、谢婉晴对冲锋衣时尚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实践过程进行分享。

会议期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须秋洁教授陪同浙江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曹启云、马尔康市政协主席昌旺、马尔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启蒙等嘉宾参观展厅。马尔康市文体旅局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薛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师胡扬陪同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所长、研究员吴普,阿坝州文广体旅局副局长卞思雨等嘉宾参观展厅。

此次活动深度联动东西部地方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民族服饰与时尚文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将传统民族手工艺与当代设计深度结合,以时尚创意设计赋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注重在生活化与实用化层面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与时尚产业链珠联璧合,加快中华民族服饰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 源 |服装学院

 图 片 |安琪

 文 字 |胡扬

 审 核 |夏帆

 投稿邮箱:fzxynews@zstu.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时尚传媒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