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服饰文化 挖掘服饰创新!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在丽江设立民族服饰文化研学基地
12月15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在丽江设立了一个研学基地,中国民族学会、丽江市文联、市广播电视局、市社科联、东巴文化研究院、市博物院、市宣传部、市文化馆、市文旅局、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挂牌仪式。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主任于天竹和参加茶话会的专家学者们举行挂牌仪式后合影。
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学校几度易名,但是一直坚持办学。时至今日,浙江理工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服装学院是浙江理工大学最具鲜明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学院之一,是中国最早开办的服装设计专业高等院校。学院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日本杉野学院、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英国伦敦时装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被誉为“中国著名时装学府”。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主任于天竹介绍,该中心主要是从事服饰文化交流、研讨,举办民族服饰文化讲座,宣传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积极与其它民族文化组织展开学术研讨等等,之所以在云南丽江设立研学基地,主要是丽江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和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是研究民族服务文化的天堂。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中心主任于天竹和和丽江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在研学基地举行茶话会,交流研讨民族服饰文化。
丽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民众风情,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各民族语言文字、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婚姻、丧葬、生育、节庆、饮食、服饰、待客、礼仪、娱乐活动以及心理素质、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修改和多姿多彩的风格。比如丽江纳西民俗风情、泸沽湖摩梭风情、小凉山彝族风情、普米风情等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岁时节庆,如纳西族的正月十五棒棒节、三多节,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情人节,普米族的吾昔节,摩梭人的转山节和他留人的粑粑节等,而这些璀璨多彩的民族风情,都和他们的民族服饰息息相关。
于天竹说:“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等三大世界遗产,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我们也相信能通过研学基地在丽江研学,能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挂牌仪式的当天,丽江各界文化大咖还举行了一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茶话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在丽江设立研学基地,是个双方共赢的好事。